08
28
2024
學術新知

瘜肉別輕忽它可是大腸癌的元兇!!

分享:
大腸癌元凶,瘜肉

別以為只是瘜肉,它是大腸癌的元凶

大腸癌與瘜肉有密切關聯,超過9成的大腸癌是從瘜肉演變而來。

在進行腸胃鏡內視鏡檢查時,醫生可能會發現器官內膜上長出的「非正常」、凸出於平滑表面的組織,這些組織被稱為瘜肉。
這些瘜肉在腸胃道內膜中尤為常見,包括胃瘜肉、大腸瘜肉和膽囊息肉。大腸瘜肉尤其需要引起重視,因為它們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。透過腸胃鏡內視鏡檢查,可以及早發現並處理這些瘜肉,從而降低癌變風險。因此,定期進行腸胃鏡檢查對於預防大腸癌至關重要。
 
 
2

並非瘜肉都有癌變風險

常見的三種瘜肉類型:

1.增生型瘜肉:

表面乾淨、無花紋,良性居多,幾乎不會變成大腸癌。

2.發炎型瘜肉

表面有點紅紅的,無花紋,通常為良性,不易發生癌變。

3.腺瘤型瘜肉

外觀形狀類似香菇,表面有細絨毛花紋,扁平表面有鋸齒花紋,較有可能發生癌變,風險約為80%至95%。 

瘜肉不是老年人專利,已有年輕化趨勢

瘜肉常見的好發族群:

  1. 體重過重:(24.0 ≦ BMI < 27.0),及肥胖(BMI ≧ 27.0)。女生正常腰圍數值應該31吋內(約80公分),男生正常腰圍數值應該35吋內(約90公分)以下。
  2. 蔬果攝取量不足:天天五蔬果每天至少要吃三份蔬菜與兩份水果,蔬菜一份大約是煮熟後半個飯碗的量;水果一份相當於一個拳頭大小。
  3. 長期抽菸:不管老菸槍一天抽幾根菸,菸齡大於二十年易罹患。
  4. 久坐不動:每天增加2小時坐著的時間,會讓大腸癌風險增加8%。
  5. 大腸癌與大腸瘜肉家族史:遺傳性癌症有一半的機率會遺傳給下一代。
  6. 加工食品過量攝取:加工肉品是指以煙燻、鹽漬或加入防腐劑或化學物質處理過的肉製品。
  7. 缺乏運動:還會使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肥胖的風險增加,並增加大腸癌...風險。
  8. 長期作息不正常:睡眠不足、熬夜、長期下來容易使生理時鐘紊亂,導致增加罹癌的風險。 
4

預防大腸癌自我檢查很重要

大多數腸胃道內的瘜肉並不會有明顯症狀,很多時候是在健康檢查時發現有瘜肉,所以定期篩檢相當重要。30歲後就可進行第一次糞便淺血篩檢與腸胃鏡篩檢,有助及早發現瘜肉或大腸內腫瘤。
  • 如廁後觀察糞便形狀,排便次數,排便顏色是否異常。

  • 政府補助,50-74歲的民眾提供,2年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。

  • 40歲以上,且有大腸癌、或高風險家族史,建議可做大腸鏡。
  • 30歲後,無家族病史,約5~10年做一次大腸鏡篩檢。
頭部

頭部

腦瘤

頸部

頸部

頭頸癌、頭頸部鱗狀細胞癌、鼻咽癌、食道癌

胸部

胸部

乳癌、非小細胞肺癌、肝癌

手部

手部

頭頸癌、頭頸部鱗狀細胞癌、食道癌

上腹部

上腹部

胃癌、胰臟癌、腎臟癌

下腹部

下腹部

大腸直腸癌、子宮頸癌、卵巢癌、輸卵管癌、女性腹膜癌

腿部

腿部

頭頸癌、頭頸部鱗狀細胞癌、食道癌

洽詢車

你的洽詢車總計 0 件產品

產品比較

你的比較總計 0 件產品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、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,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。 按一下「確認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。

管理Cookies

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、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,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。 按一下「確認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。

查看隱私權政策

管理同意設定

必要的Cookie

一律啟用

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。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(即服務請求)來設置這些 Cookie,如設置隱私偏好、登錄或填充表格。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,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。